名
1.内衣。
《玉篇•衣部》:“衬,近身衣。”
2.衬垫在衣、帽、鞋内的布。
鞋衬、帽衬。
动
1.对照、烘托。
唐•韦庄〈中渡晚眺〉诗:“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
2.施与、布施。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到不值什么!”
斋衬。
形
◎衬垫于内的。
衬裙、衬衫。
1.贴身的(衣服)。
衬衣、衬衫、衬裤。
2.垫在衣服、鞋、帽等里面的材料。
领衬、帽衬、鞋衬。
3.在里面或下面垫上。
盒里衬一层纸、照片下面衬著绒布。
4.衬托;陪衬。
映衬、反衬、白云衬蓝天。
5.〈书〉内衣。
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珮(唐‧李商隐〈燕台诗〉四首之四)。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98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27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03頁,第9字
音《唐韻》、《集韻》𡘋初覲切,音櫬 —— 近身衣也。《禮・雜記》〔註〕:取名于襯,襯近尸也。
义又,施與亦曰襯。《齊諧記》:蔣潛以通天犀纛上晉武陵王晞,晞甍,以襯衆僧。
〔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襯〕字拼音是ch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親。
〔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èn] ⑴ 见“衬”。
英语:underwear; inner garments
法语:doublure, doubler, mettre en dessous, faire ressortir, rehausser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襯,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896F,拼音是(chèn),衤部,共21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