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还应惆怅羡他人”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还应惆怅羡他人”出自唐代裴夷直的《戏唐仁烈(一作岁日先把屠苏酒戏唐仁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ái yīng chóu chàng xiàn tā ré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还应惆怅羡他人”全诗

《戏唐仁烈(一作岁日先把屠苏酒戏唐仁烈)》

还应惆怅羡他人

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
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标签:惆怅

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裴夷直创作的《戏唐仁烈(一作岁日先把屠苏酒戏唐仁烈)》。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知年几偏应少,
先把屠苏不让春。
倘更数年逢此日,
还应惆怅羡他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作者自认为自己的年纪已经不再年轻,因此他提前举杯屠苏酒,不让春天的轮回过早地来临。他略感遗憾,如果未来数年中再次遇到这个特殊的日子,他可能会更加愁闷地羡慕他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年龄增长的自我认知。首句"自知年几偏应少"表达了作者明白自己已经年过半百,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时光已经不再,年龄逐渐增长。接着,作者提到"先把屠苏不让春",屠苏是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酒,而春天则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作者在这里意味着提前举杯屠苏酒,不让春天过早地来临,或者可以理解为作者试图抓住时间的尾巴,挽留年轻的时光。

诗的后两句"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作者设想如果未来数年中再次遇到这个特殊的日子,他可能会更加愁闷地羡慕他人,感叹自己的时光已逝,而他人的时光还在继续,这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怀念交织在诗中。

整首诗以简洁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自身年龄的思考。通过对屠苏酒和春天的象征性运用,诗中展现了一种对年轻时光的珍视和对光阴流转的思考,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共鸣。

“还应惆怅羡他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ì táng rén liè yī zuò suì rì xiān bǎ tú sū jiǔ xì táng rén liè
戏唐仁烈(一作岁日先把屠苏酒戏唐仁烈)

zì zhī nián jǐ piān yīng shǎo, xiān bǎ tú sū bù ràng chūn.
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
tǎng gèng shù nián féng cǐ rì, hái yīng chóu chàng xiàn tā rén.
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还应惆怅羡他人”平仄韵脚


拼音:hái yīng chóu chàng xiàn tā ré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作者简介


裴夷直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

作者介绍


裴夷直的生平

  大和八年(834),王质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夷直与刘蕡、赵晰等从事,皆一代名流。文宗时,入朝为左司、吏部两员外郎,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又贬为驩州司户参军。宣宗时,历任江、华二州刺史,后又复入为兵部郎中。大中十年(856)授苏州刺史,次年转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官终散骑常侍。夷直有诗名,其诗多为绝句,内容以感怀酬赠之作为多。《全唐诗》录存其《献岁书情》、《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观淬龙泉剑》等诗五十七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