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两个世间无事人”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两个世间无事人”出自唐代郑遨的《与罗隐之联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ǎng gè shì jiān wú shì r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两个世间无事人”全诗

《与罗隐之联句》

两个世间无事人

一壶天上有名物,两个世间无事人
——郑遨
醉却隐之云叟外,不知何处是天真。
——罗隐之


赏析


中文译文:《与罗隐之联句》
天上一壶有名物,世间两个无事人。
——郑遨醉却隐之云叟外,不知何处是天真。
——罗隐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郑遨与罗隐之的联句,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悲观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天上一壶有名物,世间两个无事人”,通过天上有名物的比喻,暗示了身处尘世的人们追求名利、烦忧世事的无聊状态。两个“无事人”指的是自己和罗隐之,把自己与朋友罗隐之相对照,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自在的向往。

第二句“Inebriated, I retreat outside the clouds, unaware where true heaven lies”,表达了郑遨醉酒后离开尘世沉浸在云间,不知道真正的天堂在何处。这里的“云叟外”意味着脱离尘世的烦恼,追寻心灵的净土。通过醉酒与遁世,他希望超脱现实的束缚,追寻心灵的自由。

整首联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向往,表达了诗人们对尘世之事的厌倦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够脱离尘世的喧嚣和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人生观的一种态度,即对现实生活的误解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两个世间无事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ǔ luó yǐn zhī lián jù
与罗隐之联句

yī hú tiān shàng yǒu míng wù, liǎng gè shì jiān wú shì rén.
一壶天上有名物,两个世间无事人。
zhèng áo
——郑遨
zuì què yǐn zhī yún sǒu wài, bù zhī hé chǔ shì tiān zhēn.
醉却隐之云叟外,不知何处是天真。
luó yǐn zhī
——罗隐之

“两个世间无事人”平仄韵脚


拼音:liǎng gè shì jiān wú shì rén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作者简介


郑遨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

作者介绍


郑遨的生平

  郑遨,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卒于晋高祖天福四年(旧五代史-晋高祖本纪记载:天福四年十一月丙申,谏议大夫致仕逍遥先生郑云叟卒。),年七十四岁(旧五代史云:天福末,以寿终。按天福共八年,与此不同。此从新五代史)。《旧五代史·郑遨传》载:郑遨,字云叟,少好学,耿介不屈。唐昭宗朝,举进士不中,遂隐于林壑。后居于华阴,与李道殷、罗隐之友善,时人目为“三高士”。遨“时惟青衿二童子、一琴、一鹤,从其游处。”唐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赴。以山田自给,与罗隐之朝夕游处。遨欲携妻子隐居山林,其妻不欲。遨乃薄游诸郡,得钱数百缗赡家,独往少室山为道士。著拟峰诗三十六章,以导其趣。其妻屡以书劝之还家,遨不之阅,尽投于火。复徙居华阴,种田自给。晋高祖召拜谏议大夫,不起。因赐号逍遥先生,月给薪禄。遨好酒,尝为咏酒诗千二百言,海内传书。又有千里外人,潜使画工写其形容,列为屏障,可见他为时望所重的一斑。

  郑遨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志录诗集三卷。此从旧五代史本传)传行于世。郑遨还曾于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嵩阳书院讲学。

  郑遨的创作以诗歌为主,其作品多表现了对世人追逐名利、贪求淫乐的嘲讽和对那种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社会现实的抨击,以及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这是贯穿其作品的主导思想。 其代表诗作有《富贵曲》《伤农》《哭张道古》《宿洞庭》《题病僧寮》等。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