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含古律”出自唐代齐己的《新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zhī hán gǔ lǜ,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欲知含古律”全诗:乱迸苔钱破,参差出小栏。
层层离锦箨,节节露琅玕.
直上心终劲,四垂烟渐宽。
欲知含古律,试剪凤箫看。
新笋萌芽破土而出,参差不齐地冒出小栏。渐渐地,层层叶子离开箨,节节新叶上露出晶莹的珠玑。直直地往上长,直到植物的心脉力竭为止,四周的阴影逐渐扩大。如果你想知道它是否合乎古代的音乐律动,你可以试着用剪刀来剪取凤箫的形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新生的竹笋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力量和坚韧。通过描绘竹笋的生长过程,诗人在表达一种持久而顽强的精神,也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成长和奋斗。
赏析:
这首诗以竹笋为主题,通过描写竹笋的成长过程来表达人生的奋斗和成长。诗中使用了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描写词语,如“参差”、“离锦箨”、“露琅玕”,使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竹笋的生长状态。诗人通过这些描写,抒发出一种豪迈和顽强的气息,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最后两句“欲知含古律,试剪凤箫看”,则引发了对古代音乐律动的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怀和探索。
整篇诗词写出了竹笋的生长过程和特征,同时也折射了作者自己对于坚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感悟和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可以深思。
xīn sǔn
新笋
luàn bèng tái qián pò, cēn cī chū xiǎo lán.
乱迸苔钱破,参差出小栏。
céng céng lí jǐn tuò, jié jié lù láng gān.
层层离锦箨,节节露琅玕.
zhí shàng xīn zhōng jìn, sì chuí yān jiàn kuān.
直上心终劲,四垂烟渐宽。
yù zhī hán gǔ lǜ, shì jiǎn fèng xiāo kàn.
欲知含古律,试剪凤箫看。
拼音:yù zhī hán gǔ lǜ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