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却拟扶犁换斗升”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却拟扶犁换斗升”出自宋代葛立方的《罢职还家汉卿叔赐诗和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nǐ fú lí huàn dòu sh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拟扶犁换斗升”全诗

《罢职还家汉卿叔赐诗和韵》

却拟扶犁换斗升

爝火畴能补大明,谩陪朝请趁晨兴。
虽叨荷橐簪缨旧,颇愧铨衡水镜澄。
夜帐归来惊怨鹤,晓窗穴处纵疾蝇。
自知浮食辜君赐,却拟扶犁换斗升


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罢职还家汉卿叔赐诗和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爝火畴能补大明,
谩陪朝请趁晨兴。
虽叨荷橐簪缨旧,
颇愧铨衡水镜澄。
夜帐归来惊怨鹤,
晓窗穴处纵疾蝇。
自知浮食辜君赐,
却拟扶犁换斗升。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葛立方罢去官职回家的心情。他自谦地说自己只是个平凡的人,无法为国家尽到更多的责任,只能默默地在早晨起来陪同朝廷的事务。虽然他得到了皇室的垂青,却感到自己的才能与职位不相称,内心深感愧疚。回到家中,他被夜晚归巢的鹤鸟的哀怨声所惊动,清晨时又被蚊蝇的嗡嗡声所扰。他自知自己只是世俗的浮食之人,深感对皇上的赏赐心存愧疚,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回归务农的本分。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反思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和职责的思考。他感到自己虽然得到了皇上的恩赐,却对自己的才能和职位提出了质疑。通过描绘回家后的生活琐事,如鹤鸟的哀鸣、蚊蝇的扰乱,以及对自己浮食生活的自责,作者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厌倦和对朝廷官职的反思。他决心放弃权位,回归田园生活,以务农的方式来换取内心的升华和精神的升华。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荣辱得失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自省和自我要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展示了作者的独特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却拟扶犁换斗升”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à zhí huán jiā hàn qīng shū cì shī hé yùn
罢职还家汉卿叔赐诗和韵

jué huǒ chóu néng bǔ dà míng, mán péi cháo qǐng chèn chén xīng.
爝火畴能补大明,谩陪朝请趁晨兴。
suī dāo hé tuó zān yīng jiù, pō kuì quán héng shuǐ jìng chéng.
虽叨荷橐簪缨旧,颇愧铨衡水镜澄。
yè zhàng guī lái jīng yuàn hè, xiǎo chuāng xué chù zòng jí yíng.
夜帐归来惊怨鹤,晓窗穴处纵疾蝇。
zì zhī fú shí gū jūn cì, què nǐ fú lí huàn dòu shēng.
自知浮食辜君赐,却拟扶犁换斗升。

“却拟扶犁换斗升”平仄韵脚


拼音:què nǐ fú lí huàn dòu shēng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作者简介


葛立方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作者介绍


葛立方的生平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