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兴来取缨濯沧浪”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兴来取缨濯沧浪”出自宋代李廌的《飞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ìng lái qǔ yīng zhuó cāng lá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兴来取缨濯沧浪”全诗

《飞阁》

兴来取缨濯沧浪

飞阁凌波浮渺茫,碧山白云坐相忘。
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


赏析


《飞阁》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阁凌波浮渺茫,
碧山白云坐相忘。
好风历楯泛我袂,
兴来取缨濯沧浪。

译文:
高耸的阁楼飘浮在波涛之上,
青山白云相互忘却。
美好的风吹过我的衣袖,
畅快的心情驱使我拔剑濯涤蓝色的浪涛。

诗意: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和自由自在的心境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飞阁凌波,形容阁楼高耸在波涛之上,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碧山白云坐相忘,描述了诗人身处山水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尘世烦忧。好风历楯泛我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享受,使他的衣袖在美好的风中飘荡。兴来取缨濯沧浪,则暗示了诗人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心境下,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通过描写飞阁凌波和碧山白云,诗人把自然景色与自己的心境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享受和追求的热情。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奔放,给人以豪放不羁的感觉。诗中的意象清新,用词简洁而富有力量,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那种自由自在、豪情壮志的氛围。

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追求的激情,展示了他积极向上、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兴来取缨濯沧浪”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ēi gé
飞阁

fēi gé líng bō fú miǎo máng, bì shān bái yún zuò xiāng wàng.
飞阁凌波浮渺茫,碧山白云坐相忘。
hǎo fēng lì dùn fàn wǒ mèi, xìng lái qǔ yīng zhuó cāng láng.
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

“兴来取缨濯沧浪”平仄韵脚


拼音:xìng lái qǔ yīng zhuó cāng láng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作者简介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作者介绍


李廌的主要作品

  《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师友谈记》1卷,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赵令畤(德麟)元符元年(一o九八)官襄阳。行槖中诸画,廌皆为评品之曰《德隅斋画品》。赵序有"鉴裁明当,语胜理诣,翰墨娟秀"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妙中理解"。卒年五十一。《四部总录艺术编》诗歌以七古和七绝为佳。内容多写山水和羁旅,亦有赠答、题画等作品。风格雄健奇丽。著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今本8卷是从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辑出。《师友谈记》有《丛书集成》本。《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