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嗔人或可恕”出自宋代赵蕃的《戏明叔》,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zhī chēn rén huò kě sh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天之嗔人或可恕”全诗:晚食以当肉,故云巧于贫。
我云未若子陈子,挂箔为图能事新。
剪刀不用求诸并,海图波
涛供补纫。
我今非剪讵可坼,树林楼阁相参陈。
君知人穷定何因,政坐百巧逢天嗔。
天之嗔人或可恕,君更白取遮四邻。
虽然我诗聊戏君,天生万象孰主宾。
渠如爱惜不我惜,听渠收卷藏箱巾。
《戏明叔》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餐当以肉为主,所以说我在贫穷中表现得很巧妙。但是我说,还不如你陈子那样,挂起图画进行创作,能够创造出新意。剪刀不必求助于合并,海图的波浪提供了补充与修饰。我现在并非剪刀,不能剪破你的图画,只能在林木和楼阁中与你相互竞争。你知道人贫穷的原因吗?政府官员坐在那里,百般巧计都会受到天的责备。天之对人的责备或许可以原谅,但你却更白瞎了周围的人。虽然我的诗只是戏谑你,但天生的万象又谁是主角,谁是客串呢?如果你珍惜并爱护我,那就听我说的话,把这卷诗藏在箱子和巾帕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幽默而讽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权力斗争的看法。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贫穷中的聪明才智,并通过对陈子的赞美暗示了自己希望能够像陈子那样通过艺术创作来获得成功和享受自由。作者通过比喻剪刀和海图,暗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权谋之间的纠缠。他指责政府官员的贪婪和无能,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最后,作者以调侃的方式向读者提出了对真实世界和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思考,暗示了诗歌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呼吁读者珍惜并保护诗歌的纯真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幽默的语言和嘲讽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权力斗争的不满和讽刺。同时,通过对艺术创作和诗歌自身的思考,呼吁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保持纯真和追求自由。整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注。
xì míng shū
戏明叔
wǎn shí yǐ dāng ròu, gù yún qiǎo yú pín.
晚食以当肉,故云巧于贫。
wǒ yún wèi ruò zi chén zi, guà bó wèi tú néng shì xīn.
我云未若子陈子,挂箔为图能事新。
jiǎn dāo bù yòng qiú zhū bìng, hǎi tú bō
剪刀不用求诸并,海图波
tāo gōng bǔ rèn.
涛供补纫。
wǒ jīn fēi jiǎn jù kě chè,
我今非剪讵可坼,
shù lín lóu gé xiāng cān chén.
树林楼阁相参陈。
jūn zhī rén qióng dìng hé yīn,
君知人穷定何因,
zhèng zuò bǎi qiǎo féng tiān chēn.
政坐百巧逢天嗔。
tiān zhī chēn rén huò kě shù,
天之嗔人或可恕,
jūn gèng bái qǔ zhē sì lín.
君更白取遮四邻。
suī rán wǒ shī liáo xì jūn,
虽然我诗聊戏君,
tiān shēng wàn xiàng shú zhǔ bīn.
天生万象孰主宾。
qú rú ài xī bù wǒ xī,
渠如爱惜不我惜,
tīng qú shōu juǎn cáng xiāng jīn.
听渠收卷藏箱巾。
拼音:tiān zhī chēn rén huò kě shù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六御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