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鱼世界白鸥天”出自宋代汪莘的《腊日晚过杨村写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án yú shì jiè bái ōu ti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潜鱼世界白鸥天”全诗: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
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是宋代诗人汪莘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In the late afternoon of the la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I pass by Yang Village and express my thoughts in writing.
诗意:诗人在腊月的傍晚经过杨村,感叹万里溪光穿透眼帘,潜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白鸥在天空中翱翔。如果能够将这美景带走,那么与夕阳相伴,我将在茅斋中安然入眠。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腊月晚上的杨村景色,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宁静。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的“万里溪光一望穿”形容了溪水的明亮和清澈,给人以宽广的视野和开阔的感受。而“潜鱼世界白鸥天”则描绘了水中游动的鱼儿和天空中飞翔的白鸥,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生态平衡。诗人希望能够将这美景带走,与夕阳一同度过,在茅斋中安然入眠,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塑造了美好而宁静的意境,给人以一种恬静和宁谧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示了汪莘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là rì wǎn guò yáng cūn xiě wàng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wàn lǐ xī guāng yī wàng chuān, qián yú shì jiè bái ōu tiān.
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
ruò wéi yí dé xī guāng qù, luò rì máo zhāi xiāng duì mián.
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拼音:qián yú shì jiè bái ōu tiā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汪莘关心国事。在《击鼓行》中,他描写击鼓之声彻天动地,“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表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愿望;在《游甘露寺》中写道“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意如何。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对南宋当权者养兵不用、不图收复失地作了严厉的批评。汪莘的诗学李白,如《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想象丰富,然而才力有所不及,往往落卢仝窠臼。他的诗风格多样,也不乏清新之作。如“好剪吴淞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晚晴即事》),喜借用前人成句或诗境而又能自出机杼,自然熨贴。
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的词。《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所作稍近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