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书画的运笔。 《三国志·魏志·刘劭传》“光禄大夫 京兆 韦诞” 裴松之 注引《文章叙录》:“师宜官 为大字 邯郸淳 为小字。
引梁鵠 谓 淳 得 次仲 法,然 鵠 之用笔尽其势矣。”
唐•李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诗:“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夸 钟太尉。”
宋•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大体 源 及 巨然 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指运用写作技巧。
国画、书法创作中术语楷书中指用毛笔书写有筋、有骨、有象、有势的正楷字讲究各种笔画、间架、结构所必需的技巧方法;也是用以说明毛笔在纸上或升或降(即用笔的提、按、顿、蹲)或纵横运动(即用笔的过、挫、回、扭、转、折)等运笔手法使所写的笔画方圆兼备能随心所欲的写成工整美观的楷书。用笔先求规矩入巧精熟之后,自能美观。
骨法用笔
用 [ yòng ] 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 如 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2. 可供使用的。 如 用品。用具。 3. 进饭食的婉辞。 如 用饭。 4. 花费的钱财。 如 费用。用项。用资。 5. 物质使用的效果。 如 功用。有用之才。 6. 需要(多为否定)。 如 不用多说。 7. 因此。 如 用此。 [更多解释]
笔 [ bǐ ] 1. 写字、画图的工具。 如 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如 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3. 用笔写,写作的。 如 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 如 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 5. 像笔一样直。 如 笔直。笔挺。笔陡。 6. 量词,指钱款。 如 一笔钱。 7. 指散文。 如 “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更多解释]
答:用笔的拼音是:yòng bǐ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用笔 的发音
答:用笔的意思是:①.指书画的运笔。②.指运用写作技巧。
答:用笔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壅蔽,庸鄙,拥逼,壅偪,壅闭,佣笔,拥鼻,庸蔽,雍蔽,拥闭,庸愎,雝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