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唐•李白 《赠张相镐》诗:“庶同 昆阳 举再覩 汉•仪新。”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 乌孙 造室杂以 汉•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
明 高启 《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 殷 鉴朝列千官备 汉•仪。”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文 ﹞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 汉 仪。”
汉仪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汉官威仪。
汉 [ hàn ]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 天河。 如 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3. 成年男人。 如 汉子。老汉。 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5. 汉语的简称。 如 英汉辞典。 6. 中国朝代名。 如 (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7. 姓。 [更多解释]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如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如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如 仪器。 5. 法制,准则。 如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更多解释]
答:汉仪的拼音是:hàn y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汉仪 的发音
答:汉仪的意思是:汉官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
答:汉仪的近音词、同音词有:颔颐,汉沂,涵义,含义,寒意,寒衣,涵意,函义,含荑,含饴,寒漪,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