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南朝•梁 庾肩吾 《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復随风。”
唐•杜甫 《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苏轼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説好了才不落套。”
杨朔 《<铁流>的故事》:“窗外满地正照耀着暖洋洋的太阳光漫天正飞舞着软绵绵的柳絮。”
后遂以“柳絮”为典多指才女或佳句。
引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 女左将军 王凝之 妻也。”
刘孝标 注引《妇人集》:“谢夫人 名 道藴有文才。所著诗、赋、誄、颂传於世。”
元•王逢 《读余季女<怀其夫水宗道诗>序》:“余季女 ……赘同郡 水宗道。甫踰月, 水 具见 余 水迈柳絮,学不彼若,輒辞归,闭门读书,久不返。”
宋•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渔翁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明•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声落梁尘词超柳絮。愿賡一曲,博笑大方。”
喻指雪花。
引《水浒传》第九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众头领起来看时但见:纷纷柳絮,片片鹅毛。”
明•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一折:“四野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
形容雪花。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柳树:乔木高可达18m,树冠开展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长9-16cm,宽0.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5-10mm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
柳 [ liǔ ] 1.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 如 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3. 姓。 [更多解释]
絮 [ xù ] 1. 棉花的纤维。 如 棉絮。被絮。 2. 古代指丝的纤维,特指熟丝。 3. 像棉絮的东西。 如 花絮。芦絮。柳絮。 4. 在衣被等物里铺棉花、丝绵等。 如 絮被子。絮棉袄。 5. 连续重复,惹人厌烦。 如 絮叨。絮烦。絮聒。絮絮叨叨。 [更多解释]
答:柳絮的拼音是:liǔ xù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柳絮 的发音
答:柳絮的意思是:①.柳花凋谢结实,种子上带有丛毛,随风飞散,形似棉絮,故称为「柳絮」。②.形容雪花。
答:柳絮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六虚,溜须,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