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
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例子: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北史 眭夸传》)
正音:“逆”,读作“nì”,不能读作“nǐ”。
辨析:“莫逆之交”与“生死之交”有别:“莫逆之交”强调思想一致;情感笃深。“生死之交”强调同生死共命运。”
谜语: 顺情 (谜底:莫逆之交)
故事: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交谈说:“谁能以无为头脑,以有为脊背,以死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觉得莫逆于心,就相互结为好朋友。
莫逆,相契而无所违逆。“莫逆之友”指心意相投的朋友。语本《庄子・大宗师》。
[1]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2],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3]于心,遂相与为友。
[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庄子》一书中虚拟的四位人物。
[2]尻:音kāo,臀部。
[3]莫逆:无所违逆。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庄子》一书中对生命的认识有许多阐述。例如在〈大宗师〉一文里,记述子祀、子舆、子犁、子来等四人,互相谈论道:“谁能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背脊,将『死』当作尾脊骨,或者是有谁能知道死生存亡是同为一体的,我就与他做朋友。”结果四个人都心领意会于生命来自于无而至于有,最后又归于死亡─即无。因而四人相视而笑,彼此心意相通,遂结为至交好友。后来“莫逆之交”这句成语,就从原文“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心意相投、至好无嫌的朋友。
语义心意相投的朋友。
类别用在“友情深厚”的表述上。
①我看他们俩都不够真诚,算不上是莫逆之交。
②令尊和我是莫逆之交,你们的事我怎能不管?
③既然你认为我们是莫逆之交,有话我就直说了。
④因为长期的工作伙伴关系,让他俩成为莫逆之交。
⑤我与你相识多年,情逾手足,也算是莫逆之交了吧!
⑥我们这种莫逆之交的情谊,哪是你几句话就能挑拨的!
⑦这点小事,你就跟我客气了老半天,这还算是什么莫逆之交。
⑧王伯伯是爸爸的莫逆之交,也许他会知道爸爸生前交代了什么事。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