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清 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而复以上院制肘之,是治丝益棼也。”
辨形:“棼”,不能写作“焚”。
整理丝线时,不先找出头绪,以致越理越乱。比喻行事不得要领,反而越做越糟。亦作“治丝而棼”。
①. 管理,处理。 如: 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②. 整理。 如: 治河。治水。
③. 惩办。 如: 治罪。处(chǔ)治。
④. 医疗。 如: 治病。治疗。医治。
⑤.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 如: 治蝗。治蚜虫。
⑥. 从事研究。 如: 治学。治史。
⑦. 安定。 如: 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⑧.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如: 府治。治所。
⑨. 姓。
①.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 如: 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②. 像丝的东西。 如: 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③.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④.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 如: 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⑤.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 如: 情丝。愁丝。
⑥. 指弦乐器。 如: 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①. 增加。 如: 益寿延年。增益。损益。
②. 好处,有好处。 如: 利益。益处。公益。权益。受益非浅。
③. 更加。 如: 益发。日益壮大。
④. 同“溢”,水漫出来。
①. 纷乱。 如: 治丝益棼(整理丝不找头绪,越理越乱;喻做事没有条理)。
②. 阁楼的栋。 如: 棼楣(栋梁)。
③. 麻布。 如: “素车棼蔽”。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